電器總公司南宮店劉立坤
伸手拉開車門,引擎啟動的那一剎那,是踏上征程的路,是一周外阜店工作的開始,是一天,是一年,是一段路,更是一段回憶,這樣一個場景在我的工作中走過了將近九年。
九年間我從剛參加工作的小伙兒,到了偶爾泛出白發,眼角有些皺紋的年齡,好像記錄了或成功或失敗的成長與過往。九年間先后經歷了鹿泉店、寧晉店、無極、藁城,行唐、南宮等多個門店,在得到廣大員工和顧客的支持同時,深刻體會到了北國電器的強大,體會到了永報燕趙情這句話的含義。期間有趙景輝趙總帶頭忙碌到凌晨四點的行唐店重裝開業;有平山開業雨雪中和王志剛王店拉小車子運送贈品的泥濘;有酷暑下和員工們一張張貼好報的驕陽似火;也有疫情下隔離在南宮57天,過年一星期沒有蔬菜的守望;也有大年初一晚上接上電工陳師傅去門店搶修電路和監控的難忘記憶。每一個故事都值得記憶,值得放入我的人生收藏夾。
18年9月17日,運行了9年的行唐北國電器賣場環境老化,已經不能滿足北人集團時尚引領者的需求,經過和總公司各個部門的協調和設計,迎來了其經營過程中最大一次變革,重裝開業。
當時公司趙總對此十分重視,引用的都是最新考察回來的元素和形象。知道門店人手不夠,為了配合拆舊工作還抽調了曹金濤(現靈壽店長),和大學生盧亞浩到行唐幫忙盯裝修,除了日常量尺寸查看工程進度以外,為了節約裝修成本,幫助店里給吊筋刷油漆,每天清理裝修垃圾,晚上加班和公司張志民陳杰及門店干事孔超照著圖紙,拿著扳手學習組裝燈具,甚至上兩層腳手架往房頂固定。這些80后90后在60后和70后的帶領下,冒著裝修煙塵,每天有說有笑,干的也是不亦樂乎,經常晚上八點還沒有吃飯,吃完飯回來又干到凌晨。那時候這兩個兄弟每天陪著我從早上8點干到晚上12點以后,連續半個月天天如此。
由于要在十一國慶節當天開業,9月30日下午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外面還壓著3車冰箱洗衣機等待入場,我馬上組織所有人員卸車搬入賣場,多年沒有背過冰箱的我居然一口氣背下來9臺冰箱,很多員工見狀上前幫忙,9月底的天氣略見微涼,我們冒雨奮力突擊,也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濕潤了我們的衣服和臉頰。這時候總公司趙景輝趙總帶領營運中心米經理所有采購經理和主要買手突然到店,當時我就像看到了親人一般,不知是多日不足5小時睡眠的疲憊還是想起撤場供應商多次的刁難,我的眼淚突然從眼眶中迸發。那一刻我就心里在想,我愛您,我的大北國。時至今日,我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依然熱淚盈眶。面對雪中送炭的總公司,面對3大車新到樣機,以及提前搬運到3樓倉庫的樣機所有人連夜奮戰,就連已經干了多日的員工們都突然有了力氣,這個時候所有的人都在干,趙總一馬當先身先士卒,溫俊林經理、齊麗娜經理、袁杰經理、高麗娟經理帶領各自買手分管包片各自品類區域,就連趙總的司機張鴻延都背起來冰箱洗衣機,米學科經理大管家,8點多還給所有人準備了谷連天最好的八寶粥,肉包子,我記得那天的飯十分的好吃。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的過去,時針指向了11點,12點,凌晨2點,4點沒有一人說話,都在默默地搬運,拆箱,上樣。直至4:30分所有員工撤退早上8:30再來。于此同時還有兩個牌品在加班加點的趕最后的進度,50多歲的的張志民張師傅發揮了老前輩的擔當主動留下盯裝修。我和我的兩個好兄弟回到宿舍4:40,直接倒頭就睡。躺在床上一個個畫面從腦子里過,就像放電影,不知是做夢還是回憶,就這樣到了6點,我簡單洗漱后,看了看兩個熟睡的兄弟,本來我們都是一同出入,但是他們太累了,我還是別叫他們了。我自己只身一人來到門店,看到門口眼睛里冒著血絲的張師傅感動不已,我們迅速組織裝修人員撤場,腳手架,各種板材和機器陸續撤出到門口,于此同時7:00聯系干事孔超到鮮花店拉回來預定好的鮮花和綠植,8:00主管到店,紅地毯鋪設到位,8:30我給所有員工開會打氣,要求員工們都換上了干凈整潔的工裝,就像過年一樣面對開業,9:00河北電臺主持人到位。這是一場終生難忘的回憶。
同年春節,當時單體店閉店6天休息,大年初一晚上,一年不常在家待的我與父親倒了一杯酒,媽媽準備了豐盛晚餐,2歲的孩子也高興的倒上果汁,正當端起酒杯準備開始的時候,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夜班師傅打來的,說剛才馬路上一陣煙花爆竹后,說店里停電了,所有監控設施無法運行。當時我的心陷入了沉思,是有意破壞,還是偶發現象,接下來會不會丟東西等等問號接連浮現在我眼前。我放下剛端起來還沒有喝的酒,第一個電話打給了負責門店消防物業的干事,能不能在當地找個電工搶修一下,另外增派值班人數,安排干事晚上也到店值班,由于門店男同志少同時增加有責任心保潔范師傅也到門店值班,這樣夜晚值班人數增加到三人。在等干事找電工的時候,我又給樓上的房東打電話說明了情況,希望能給予幫助和照看。當時由于是大年初一,根本找不到當地電工,門店沒有相關人員。為了確保安全除增加人手以外,確保監控設施能運轉,我又馬上聯系了總公司電工陳杰,陳師傅也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父親是大學教授,電話接通時正與父親在家中吃團圓飯,幸運的是陳師傅身體原因沒有喝酒,我表述了情況后,陳師傅不加思索當即答應可以去。我穿上外衣開車就從植物園附近來到紅旗大街高教區,接上陳師傅一路高速直奔行唐,經過了一個多小時跑了90公里,我們到達門店。到達門店后陳師傅與店里夜班師傅開始排查問題,我則是在樓外面仔細看有沒有破損門窗,對外圍細致的排查。經過了三個多小時從大閘到分路,再到每個廳樓里所有線路排查最后發現是二樓電線打鐵短路造成整個樓停電。此時已經12點了,半個小時陳師傅快速的解決了問題,我在給三個值班人員簡單交代了之后,我倆駕車返回,到達陳師傅樓下凌晨2:00我問陳師傅晚上吃完飯了沒,他說我在等你來的時候吃了一點點,不過此時的困意不想在吃了,罷了。我回到家中2:30看著家中熟睡的孩子,桌子上媽媽給留的餃子,這個年值得記憶!
其實一家門店經營久了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有情感,有溫度。店里的每一件大事小事都牽掛著自己的心,我也是受到老師傅的啟發和感動,延續下去,這都是一代代前輩店長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一種傳承,知緊慢,有責任感,有大局觀。無論是我們年夜飯中放下碗筷去行唐搶修電路的陳師傅,還是在泥濘的雨雪中默默拉車的王店長,還是帶領總公司各部室搬運樣機到凌晨四點的趙總,無不在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新時代下北人集團最光輝的篇章。
未來的路還很長,北國也很年輕,她似乎像一個花季年齡的少女給我們展示著這座城市的時尚與潮流,格調與穿搭。在標榜著品味生活、各種美食的同時,還在抗疫期間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慰問環衛,發放口罩,免費熱飲。有時她更像一位有厚度的老者,不計過往,默默付出,向我們講述著一代代北國人的辛勤與智慧,無私與奉獻,傳承北人精神,向北國致敬!